民间足球的春天又回来了!国家出手了,足协这回要彻夜难眠了?
2025-10-02 03:27:11 游戏推荐
这份文件虽然没直接点名足协,但意思很清楚:地方赛事审批不该那么严,足协的手不要伸得太长。
贵州的“村超”、江苏的“苏超”,都是业余赛事,人气超高。南京对苏州的一场“苏超”比赛,现场观众居然有6万人,这人数比很多职业联赛还多。
不过地有好处就有坏处,在地方自己举办的比赛里面不妨出现一些冒名顶替打比赛的、场上飞铲斗殴的、甚至赌球假球的。
在上个月,中国足协还专门发了一个《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》,就是想规范一下这些行为,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。新规出了可是问题来了:你又要管,又不给实际支持,民间当然不买账。
足协还要求业余赛事也去他们那里备案,并且交钱。很多办赛的人就不乐意了,说你这不就是“变相收费”吗?真正需要的,是免费的裁判培训、安全指导、赛事组织支持,而不是一张张收费单。
很多网友看到这件事之后,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,说什么的都有,其中就有不少人说足协“官本位”“占着位置不干活”,早就该改改了。
也有人觉得,管理不能“一刀切”,管得太死大家都不想办赛了,完全不管也可能出乱子,关键是怎么把握好度。
其实说到底,就是现在地方上一堆事等着协调:赛程怎么排、场地怎么定、裁判怎么请、安全怎么保障,这些都需要明确的规范和透明的流程。
有很多专家建议,最好能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统一协调赛事时间,把能公开的信息都公开,避免重复报批、多头管理。
从现在的情况看,国务院这一政策确实给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权,足球管理的模式也在从“足协全面管”转向“地方主导、足协服务”。
未来的赛事能不能更专业、更热闹,还得看地方能不能接得住这份自主权,以及足协能不能真正把角色转变成服务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