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情燃烧的岁月--千山晚报2002鞍山十大体育新闻

2025-08-19 15:25:10 游戏推荐

2002年在鞍山体育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作为省九运会的东道主,鞍山市的承办、竞赛、接待、组织能力和水平,接受了一次全面的检验;世界杯、千晚杯让鞍山球迷过足了足球瘾;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开展,展示了鞍山人热爱生活、热爱健康的精神风貌;郭跃、裴莽、于洋这些钢都的优秀体育健儿,为鞍山争光添彩……值此辞旧迎新之际,让我们再度回望2002年鞍山体育人令人心动的“激情燃烧的岁月”,共同感受鞍山体育的辉煌。——编者

一、圆满、成功承办省九运会

5月至9月8日,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是新世纪我省首届综合性运动会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直接领导、督战下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历时近5个月的省九运会在我市热烈、隆重、顺利、圆满、成功落幕。省九运会是省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、参赛人数最多、水平最高的一届综合性赛会,运动员、教练员达16000多人。鞍山市在承办、组织、竞赛和接待各方面经受了考验。“当好东道主、办好九运会”成为鞍山老百姓追求的时尚,提升了人气、凝聚了人心。

鞍山市体育中心(游泳馆、综合训练馆、网球场)、军体校射击馆等一系列体育设施建设,在九运会前全部竣工。鞍山市体育场等场馆也进行了全面改造。这些体育设施,在九运会期间以崭新的姿态投入使用。

鞍山代表团在比赛中夺得95枚金牌、222枚奖牌、总分2438分的成绩,金牌、奖牌、总分均列第三名。这是我市参加省运会历史上首次进入前三名。闭幕式上,辽宁省人民政府特别授予鞍山市人民政府省九运会“特别贡献奖”。千山晚报在九运会期间,组成由体育部、总编室、摄美部、要闻部、文化部等15名编采人员组成的九运会特别报道组,强势推出《起跑线》九运会特刊,每天以四个版面、近万字的特别报道,服务九运。本报在九运会后,还获得市委、市政府通令嘉奖。

二、全民健身如火如荼

8月,随着由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80多万元、占地1万多平方米、拥有194件体育健身器材,全省最大的全民健身形象工程在市二一九公园竣工,我市公园、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覆盖率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。到目前为止,我市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162.3万元,在全市14个社区内安装全民健身器械17套,全民健身活动已经深入人心。元旦长跑火炬传递、国际登山节、老年人登山活动已成为每年的传统健身活动。据市体育局群体处提供的数据表明:截至目前,我市体育人口已达到48.3%,今年我市青少年体育达标合格率、优秀率分别为97.67%和28.49%,比去年分别提高了0.78和0.43个百分点。9月1日,辽宁省群体表彰会在我市召开,我市10个集体和6名个人获得省体育局表彰。千山晚报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获得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的新闻媒体。

三、钢都体育群星闪烁

我市的竞技体育事业近几年进步神速,不仅涌现出郭跃、于洋、杜婧、石兴隆、马田甜等一批国字号优秀选手,还有王芳、王守强等老将,更有甄瑜、贾光等后起之秀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我市在省级以上运动队效力的运动员达到110余人,国家队效力的选手12人。他们在国内外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、为家乡争光添彩。

四、鞍山球迷进军世界杯

日韩世界杯举世瞩目,我市作为一座素有中国球迷“皇城”之称的城市,罗西、拉什、老曲等数十名鞍山球迷以不同方式赴韩国观战,球迷拉什在赛场的风采上了韩国体育报纸的头条。在后方的鞍山球迷有组织和自发地观看世界杯,各路商家也大打世界杯牌,进行以世界杯为主题的促销、宣传活动。千山晚报在特派记者赴韩国采访同时,组成后方联合报道组,推出31期特刊《新纪元》,并在中国队出局后,成功地数次组织策划在鞍生活工作的外国球迷观看世界杯,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。

鞍山女孩王美惠泥塑米卢,并在本报协助下,将泥塑米卢亲手交给米卢,拉近了鞍山同国足的距离,成为世界杯开战前夕各媒体报道的热点新闻。

五、游泳冠军赛、奥星杯好戏连台

全国游泳冠军赛作为亚运选手的选拔赛,于4月24日至27日在我市举行,共有302名国内游泳高手赴鞍参赛。全国奥星杯少年乒乓球赛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我市举行,全国700余名少年乒乓球选手云集我市角逐。通过承办全国性的大型比赛,为今后市、区级承办全国大赛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奥星杯赛的成功举办,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。

六、鞍钢力士全国称雄

8月12日,秦皇岛举行的全国拔河及沙滩拔河赛中,鞍钢男、女代表队分别获得拔河以及沙滩拔河男、女组冠军。鞍钢全年陆续举行长跑、登山、篮球、足球等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。据统计,全年共有65%以上的职工,超过28万人次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。

七、千晚杯再掀高潮

第七届千山晚报杯足球锦标赛,8月9日在鞍山师范学院和鞍山市体育中心全面开战,8月20日圆满结束。千山晚报杯是我市的传统足球赛事,也是东北地区惟一一项由媒体主办的足球赛事,在成功举办了六届之后,本届比赛首次开设了成人组比赛,首次从沈阳聘请了国家级裁判来鞍执法,极大地提高了千晚杯的质量和观赏性,进一步扩大了千晚杯足球赛在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。

八、郭跃改写乒坛历史

作为今年3月入选国家乒乓一队的最年轻球员,郭跃在瑞典进行的巡回赛总决赛中,她先后击败队友李楠、牛剑锋最终获得亚军。并在巡回赛中多次闯进前三名。她因此创造了多项乒坛纪录:最年轻的分站赛冠军,杀入总决赛最年轻的选手,郭跃今年还代表辽宁队在全国锦标赛上同队友合作夺得了女子团体、女子双打两项冠军。

九、裴莽入围雅典残奥会

我市29岁的残疾人游泳选手裴莽,继今年远南运动会上取得3金1银之后,12月20日在阿根廷举行的“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”中,裴莽勇夺3枚铜牌,其中男子S7级50米蝶泳比赛的成绩达到34秒80,比悉尼残奥会上的成绩提高了近1秒,凭借这一成绩,裴莽顺利取得了雅典残奥会的入场券。

十、于洋、杜婧称雄羽毛球世青赛

10月,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进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,我市选手15岁的于洋获得混双比赛的冠军,17岁的杜婧获得女子双打的冠军,两人同时也是团体冠军的获得者。于洋、杜婧是我省优秀的羽毛球选手,2001年,两位选手入选了国家羽毛球二队。在日前结束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,于洋还获得了女子双打的第三名。

画《起跑线》创《新纪元》

千山晚报2002年体育报道回顾

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——2002年成为鞍山、中国乃至世界体坛最繁荣兴旺的时期。国足加盟世界杯、亚运会中国健儿称雄、国足选帅、国内足坛血雨腥风……还有鞍山人成功承办的省九运会,都成为鞍山老百姓关注和议论的焦点。而我们,为了读者,我们的朋友,体育部的四位哥们,便鏖战在体育版的三个阵地上,成为这些赛事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、一个“茶馆”。为您们奉上“毛尖、龙井、瓜果梨桃”,还有别具特色和仅此一家的上品。为的是让您来到这个“茶馆”不虚此行、有所收获。

年终岁尾,我们回望同您一起走过的行程,略感安慰,因为我们拥有众多的同行者。回顾过去,是为了吐故纳新,在新年中获得新生。为了我们共同的阵地、共同的“茶馆”,让我们继续同行。———编者

策划“泥塑米卢”送米卢

时间:4月至5月

事件:鞍山女孩王美惠亲手制作了米卢的泥塑,本报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,并策划小美惠的第二个米卢泥塑送交给在沈阳率中国队备战的米卢。其间共有“泥塑米卢与米卢相会”等10余篇跟踪报道与读者见面,受到读者广泛关注。

影响:世界杯前期关于“泥塑米卢”的报道,极大地渲染了世界杯报道的气氛,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,并在全国媒体引起强烈反响,世界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对此开设专题,转载本报文章,刊发5000余字的报道。为本报全面报道世界杯打响了预热的一枪。

全程报道全国游泳冠军赛

时间:4月24日至27日

事件:作为亚运会赛前的最大一次游泳“演习”,302名国内泳坛高手云集钢都。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也对本次比赛给予了全方位的报道。本报作为我市的主流媒体,与新浪网站合作,全面地报道了该项赛事。

影响:这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规格最高的游泳赛事,本报充分发挥了我市主流媒体的作用,达到了宣传比赛的目的。通过与其他媒体的合作,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。

本报特派记者出征韩国

时间:5月28日至6月16日

事件:随着世界杯的逐渐升温,为加大对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杯报道的力度,本报特派记者董思君赴韩国采访,现场直击中国队征战世界杯赛场的情景。在此期间,特派记者从韩国前方发回“与米卢合影”、“鞍山师生送米卢中国结”等独家一线新闻。

影响:本报的前方报道,在第一时间里以自己的视角,真实地记述了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台前幕后新闻,抓住时机报道贴近鞍山读者独家新闻,满足了读者的需要。

推出《新纪元》,策划中外球迷大联欢

时间:5月27日至6月17日

事件:在世界杯期间,《千山晚报》隆重推出世界杯31期特刊《新纪元》。体育部与总编室、摄影等部门记者、编辑合作,圆满完成任务。《新纪元》以中国队征战世界杯为报道重点,既有前方记者的一线报道,又有后方人员的补充,以及时、贴近读者、淡化成绩,娱乐足球报道为主,深刻、透彻的分析,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世界杯盛况。

在中国队出局后,体育部还策划报道了在鞍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观看世界杯,丰富了《新纪元》报道内容,让更多的读者继续关注《新纪元》、关注世界杯。

影响:特派记者赴韩采访、《新纪元》的推出,确立了本报在鞍山地区的报道实力,鲜活、独家的报道为世界杯报道添彩,而中外球迷看世界杯活动更在中国队出局后,读者关注世界热情减弱之时及时升温,给世界杯报道划上圆满句号。

策划“中国结足球”赠国足

时间:6月9日

事件:在中国队征战韩国首轮遇败后,由本报特别策划,一个凝聚着我市中华小学全体师生对中国足球队的一片深情的“中国结足球”,在本报特派记者多方联络下,由鞍山球迷沙龙主席拉什赴韩期间转交给米卢及肇俊哲。

影响:鞍山老百姓在中国队失利后,能为中国队送去一份祝福,反映了鞍山人热情风貌和支持国足的心态。这不仅感动了国足,更为本报世界杯报道提供了炒作独家新闻的空间,增加了读者关注世界杯报道的指数。

第七届千晚杯赛成功举办

时间:8月9日至20日

事件:第七届千山晚报杯足球赛,8月9日在鞍山师范学院和鞍山市体育中心全面开战,于8月20日圆满结束。

影响:千山晚报杯是我市的传统足球赛事,也是东北地区惟一一项由媒体主办的足球赛事。在成功举办了六届后,本届比赛首次开设成人组比赛,首次从沈阳聘请了国家级裁判来鞍执法,极大地提高了千晚杯的质量,扩大了比赛的参与程度,进一步扩大了这一传统赛事在鞍山地区的影响。

推出《起跑线》服务九运会

时间:9月1日至8日

事件:8月28日成立了由千山晚报体育部、文化部、摄美部、要闻部、总编室等15名骨干人员组成的省九运会特别报道组,省九运会特刊《起跑线》同日创刊,省体育局专门发来贺电。省九运会决赛周期间,推出每天4个版的《起跑线》特刊,共采写稿件200多篇,特别报道组还被市委、市政府通令嘉奖。

影响:省九运会是全省人民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,也是鞍山市的一件盛事。《千山晚报》对此的连续报道及《起跑线》特刊成功推出,既报道了鞍山健儿的突出成绩,又反映了鞍山老百姓“迎接九运、当好东道主”的风采,还兼顾了外市代表团的报道,为关注省九运会的人们打开了解九运会盛况的一扇窗口,为九运争光添彩。

亚运报道取得突破

时间:9月29日至10月14日

事件:釜山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参赛国家最多、人数最多、规模最大的一届。我国共获得150枚金牌,再度确立了亚洲霸主地位。晚报的报道打破了固有的思维,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影响:晚报在亚运会报道中,没有拘泥于固有的模式,突出了策划意识,在读者还沉浸在亚运会优异成绩带来的喜悦的时候,晚报却对中国军团的现状进行了冷静的分析,撰写了《金牌背后的隐忧》等颇具内涵和深意的稿件,在众多媒体的亚运会报道中,独树一帜。

全力报道鞍山籍体育名人

时间:全年

事件:报道鞍山籍人士是本报工作的重点,在今年的报道中,本报陆续报道了裴莽、王元孝、王芳、贾光、郭跃、马田甜等鞍山籍体育人士。发表了《马俊仁力邀王元孝加盟》、《改写乒坛历史的鞍山女孩》、《鞍山女孩“蹦”进国家队》、《WCBA联赛中的“幻影人”》等独家稿件。

影响:通过对鞍山籍体育人士的报道,增强了本报报道的原创新闻性,宣传了鞍山体坛人士在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,让广大读者了解家乡体育人士奋力拼搏,为鞍山争光的动人故事。

体育报道登录新浪网

时间:全年

事件:在全年的体育报道中,马家军报道、泥塑米卢、游泳冠军赛以及足球、篮球联赛,还有鞍山籍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等众多独家、视角新闻和言论稿件,都通过新浪网的传播,向各地媒体展现了记者和编辑的综合能力。

影响:作为一张地市级晚报,能通过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的转载,加大新闻的传播,是扩大自身影响力最有效的方法,

报道国内联赛、足坛扫黑和其它热点

时间:全年

事件:体育部全方位报道国内联赛,紧跟足球热点:“足坛反黑”、追踪中国海外球员等。并与异地特约记者联手报道如《阎世铎杭州之行大曝光》、《阎世铎、陈培德杭州论战》、《龚建平昨日遭批捕》等稿件;关于杨晨、李铁、孙继海、李毅几位海外球员,本报通常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他们的消息。关于国内甲A足球、篮球联赛,本报力争奉献给读者焦点比赛的台前幕后新闻,如辽宁兵败足协杯后《是谁猎杀了辽小虎》、大连夺冠后《本是同乡人命运各不同》等文章。

影响:通过报道焦点赛事,把群众最关心的体育新闻及幕后新闻展现给读者,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,增强体育报道的影响力。

关注全民健身

时间:全年

事件:在群众体育健身报道方面,本报始终给予密切关注,对鞍山老百姓晨练、冬泳、滑冰等健身活动都给予了充分的报道。《这里的早晨很热闹》、《健身不畏冰雪寒》、《钢都冬日风景线》等重头全民健身报道。

影响:全民健身是实实在在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大事,拥有健康是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根本。本报关于全民健身的报道,反映了老百姓全民健身的深厚意识,为全民健身的持续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。